00:00 / 00:00


创意描述
复制
《我曾在时光里溺水》
1995年秋,西安某中学乒乓球台
风灌进校服领口时,我正盯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头。班主任说“站到全校都能看见的地方”,于是我抱着武侠小说爬上水泥台子。膝盖磕到台面的瞬间,忽然想起十岁那年——外公家的老柜子里,我攥着半块桂花糖,听他慢悠悠地念:“琦琦啊,人活一世,总得有点硬骨头。”
1985年春,渭南乡下
老槐树的影子在土墙上晃荡,外公的藤椅吱呀作响。他总把我的小辫子编得歪歪扭扭,却会在赶集时给我偷藏话梅糖。“为啥妹妹能跟爸妈住城里?”我蹲在灶台边搅南瓜粥,外公往灶膛里添柴,火星子噼啪蹦出来:“城里有啥好?你看这星星,城里看得见么?”他教我背《三国》,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算术题,说“咱琦琦以后要上清华”。那时的我不懂清华是什么,只觉得外公的皱纹里藏着整个宇宙。
1990年冬,回城第一夜
新家的台灯刺得人睁不开眼。妹妹瑗瑗抱着布娃娃撞开门:“这是我的房间!”妈妈把我拉到角落:“你大了,得让着妹妹。”我攥着奥数一等奖的奖状,看瑗瑗把蜡笔涂在奖状上,看爸妈哄着哭闹的她,听他们说“不就是一张纸”。那天深夜,我在厕所撕了奖状,碎纸屑飘进马桶时,忽然想起外公临终前攥着我的手:“琦琦要乖,要读书。”
1993年夏,游戏厅的灯光
许小波的台球杆敲在我脑门上:“四眼熊猫,又逃学?”他总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,兜里装着武侠小说和薄荷糖。我在他的录像厅看《古惑仔》,在他的书店偷翻《飘》,他会在我被混混堵截时抄起铁棍,也会在我数学考砸时把习题册摔在我脸上:“装什么叛逆?你外公要是看见你现在这样……”他不知道,外公去世那天,我在太平间哭到吐,而爸妈在给瑗瑗挑裙子。
1995年冬,图书馆的相遇
陈劲把《微积分初步》推过来时,我正躲在书架后啃馒头。这个当年跳级的天才少年,如今穿着清华校服,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吓人:“罗琦琦,你还要浪费多久?”他的话像一把刀,剖开我用叛逆筑起的壳。那天傍晚,我站在铁轨边,把游戏机卡带扔进锈迹斑斑的垃圾桶。远处传来歌舞厅的音乐,是罗琦(歌手)在唱《回来》,沙哑的嗓音撞碎夕阳:“我回来,陪你面朝大海……”
2000年夏,斯坦福大学宿舍
深夜写论文时,邮箱弹出许小波的邮件:“书店开业了,叫‘琦琦的柜子’。”视频里,他的鬓角添了白发,乌贼在旁边举着“开业大吉”的牌子傻笑。我摸出抽屉里的老照片——十岁的我骑在外公肩头,背后是金黄的麦田。忽然明白,那些被父母撕碎的奖状,被同学污蔑的委屈,被命运夺走的外公,终究都成了此刻握在手里的笔。
2025年春,旧金山街头
唐人街的鞭炮声里,我接到瑗瑗的电话:“姐,爸妈想你了。”视频里,父亲的肝硬化病历躺在茶几上,母亲对着镜头抹眼泪。我订了回国的机票,想起去年在清华演讲时,有个女生问我:“你恨过父母吗?”我摸着话筒上的老茧,那是十六岁被罚站时握过的武侠小说留下的痕迹。“恨过,”我说,“但他们教会我,人要自己长出骨头来。”
晚风掀起窗帘,书桌上摊着未写完的信,收件人是天堂的外公。我写道:“您看,我终究活成了您说的硬骨头,虽然这骨头里,渗着血和泪。”
T2V-01-Director
启用优化
720P
内容由AI生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