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:00 / 00:00


创意描述
复制
局灶性结节增生
局灶性结节增生是继血管瘤之后肝内第二大常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。
由正常肝细胞、Kupffer细胞、血管和胆管组成,无正常排列的肝小叶结构,也不与胆管相通。
影像学表现:
CT表现:
等或低密度肿块,密度均匀,境界清楚。
钙化、坏死、出血罕见。
1/3中心可见更低密度腔隙。
中央有星状腔隙,并延迟强化。
增强呈“快进慢出”型:动脉期明显强化,肝门脉期延迟强化或呈等密度。
MRI表现:
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肿块,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肿块。
增强亦呈“快进慢出”型。
可见包膜,中央瘢痕T1低信号,T2高信号,并延迟强化。
注射SPIO后T2WI信号轻微减低或明显降低,注射Gd-BOPTA或Mn-DPDP后可能呈持续强化。
病理:
多为单发,无包膜。
由正常肝细胞、Kupffer细胞、血管和胆管组成。
无正常排列的肝小叶结构,也不与胆管树相通。
中心瘢痕,血供丰富,出血、坏死、钙化罕见。
临床特征:
30-50岁女性多见。
一般无症状,可表现为腹部肿块。
少数可自发性破裂而大出血。
鉴别诊断:
肝细胞肝癌:
有慢性肝炎、肝硬化病史,AFP增高。
强化后呈“快进快出”型。
可见包膜,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。
中心瘢痕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,强化不明显。
纤维板层状肝细胞癌:
男女青少年好发。
中央瘢痕粗大,并可见斑点状钙化。
强化呈“快进快出”型,中央瘢痕无强化。
肝细胞腺瘤:
与口服避孕药有关,常合并出血、恶变等并发症。
中央无瘢痕,
有包膜
MRI反相位或抑脂图像信号低。
Hailuo 01
提示词优化
720p
内容由AI生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