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:00 / 00:00
环境基调:
悬浮在紫红色星云漩涡中的巨型人工天体,由七个交错的钛金圆环组成戴森环结构,中央悬浮着直径三公里的十二面晶体能量核心,每个切面折射出不同维度的星空投影。背景中扭曲的引力透镜效应让银河系呈现出被拉长的翡翠色光弧。

主体建筑群:

能量中继塔: 数百座倒金字塔型建筑倒悬于上层圆环,塔尖向下发射靛蓝色等离子流,在距核心500米处形成动态能量网,每次脉冲都会在网眼处生成短暂存在的量子玫瑰状光爆。

观测回廊: 环绕核心的透明管道内流淌着液态光物质,穿着光子宇航服的研究员行走时会在身后拖曳出彗星般的粒子尾迹,他们的手势操作引发空气中涟漪状的全息控制界面。

防御矩阵: 外层环带表面布满六边形蜂巢结构,每个单元内沉睡的机械守卫露出部分银白色关节,表面流动着类似神经网络的幽绿光路,警戒模式启动时会组合成千米高的光翼形态。

动态元素:

能量核心每隔113秒进行维度跃迁,晶体内部浮现出类似远古外星文明的符号海啸,这些金色符文化作实体化的信息洪流,沿着中继塔的光束螺旋上升。

圆环阴影区不时闪现出半透明的星际商队投影,装载反物质集装箱的蜉蝣舰穿梭时留下彩虹马赫环,与巡逻的菱形无人机群形成动态构图。

大气中悬浮着智慧尘埃构成的导航云,根据靠近物体的质量改变形状,时而聚合成箭头,时而散作星图谱。

光影特效:

主光源来自核心的脉冲式冷白光,每次闪烁都会在金属表面留下1.3秒的残像轨迹

环境光包含两种冲突色温:量子隧道的钴蓝辉光与反物质储存罐的琥珀色警示灯

金属材质呈现「记忆效应」,被触碰过的区域会保留24秒的流体金属质感变化

特殊视角建议:
从某个研究员头盔反射镜头切入,倒影中展现核心结构全景,随后镜头穿过虹膜认证时的生物扫描光栅(呈现网格状透视效果),最终推近到能量核心内部揭示多重宇宙投影。 by Hailuo AI Video Generator
小螺帽503 by Hailuo AI Video Generator小螺帽503
创意描述
复制

环境基调: 悬浮在紫红色星云漩涡中的巨型人工天体,由七个交错的钛金圆环组成戴森环结构,中央悬浮着直径三公里的十二面晶体能量核心,每个切面折射出不同维度的星空投影。背景中扭曲的引力透镜效应让银河系呈现出被拉长的翡翠色光弧。 主体建筑群: 能量中继塔: 数百座倒金字塔型建筑倒悬于上层圆环,塔尖向下发射靛蓝色等离子流,在距核心500米处形成动态能量网,每次脉冲都会在网眼处生成短暂存在的量子玫瑰状光爆。 观测回廊: 环绕核心的透明管道内流淌着液态光物质,穿着光子宇航服的研究员行走时会在身后拖曳出彗星般的粒子尾迹,他们的手势操作引发空气中涟漪状的全息控制界面。 防御矩阵: 外层环带表面布满六边形蜂巢结构,每个单元内沉睡的机械守卫露出部分银白色关节,表面流动着类似神经网络的幽绿光路,警戒模式启动时会组合成千米高的光翼形态。 动态元素: 能量核心每隔113秒进行维度跃迁,晶体内部浮现出类似远古外星文明的符号海啸,这些金色符文化作实体化的信息洪流,沿着中继塔的光束螺旋上升。 圆环阴影区不时闪现出半透明的星际商队投影,装载反物质集装箱的蜉蝣舰穿梭时留下彩虹马赫环,与巡逻的菱形无人机群形成动态构图。 大气中悬浮着智慧尘埃构成的导航云,根据靠近物体的质量改变形状,时而聚合成箭头,时而散作星图谱。 光影特效: 主光源来自核心的脉冲式冷白光,每次闪烁都会在金属表面留下1.3秒的残像轨迹 环境光包含两种冲突色温:量子隧道的钴蓝辉光与反物质储存罐的琥珀色警示灯 金属材质呈现「记忆效应」,被触碰过的区域会保留24秒的流体金属质感变化 特殊视角建议: 从某个研究员头盔反射镜头切入,倒影中展现核心结构全景,随后镜头穿过虹膜认证时的生物扫描光栅(呈现网格状透视效果),最终推近到能量核心内部揭示多重宇宙投影。

T2V 1.0-Director
启用优化
720P
内容由AI生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