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:00 / 00:00


创意描述
复制
李白的好友魏颢在《李翰林集序》中提到他“眸子炯然,哆如饿虎”(眼睛明亮有神,张开时如饥饿的老虎般锐利),并形容他“长不满七尺”(唐代一尺约30厘米,推测身高约1.65-1.7米)。此外,李白常以“谪仙人”自喻,时人也称其有仙风道骨。
李白在诗中自称“虽长不满七尺,而心雄万夫”(《与韩荆州书》),可见他身材不算高大,但气度豪迈。
后世艺术形象的塑造
绘画与雕塑:宋元以后的画家常根据其诗歌意境和“诗仙”身份,将李白描绘为清瘦飘逸、长须飞扬的形象,手持酒杯或书卷,体现其狂放不羁的性格(如明代画家杜堇的《饮中八仙图》)。
文学与戏剧:明清小说和戏曲中,李白常被塑造成才情横溢、潇洒脱俗的文人典型,进一步强化了其豪迈洒脱的形象。
现代研究与争议
历史考证:学者普遍认为,李白可能有中亚血统(其先祖迁居碎叶城,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),因此相貌或带有西域特征,如高鼻深目,但这一说法缺乏直接证据。
文化符号化:李白的形象逐渐脱离真实历史,成为中国文化中“天才诗人”的象征,其外貌更多是文学想象与审美需求的产物。
场景:李白船行在三峡
Hailuo 01-Director
提示词优化
720p
内容由AI生成